【經緯校長獎學金——耶魯大學學習感言】Always On My Mind
周舒玥 2014級環境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
從耶魯回來已經兩個月有余🫐,但在這所世界頂級大學所經歷的一切記憶猶新。直至今日,還不時會想念那35天在美國的點點滴滴,想念闊大的校園裏一幢幢飽經滄桑的古樓🧍🏻,想念博學有趣的教授和來自世界各地匯聚在YSS意昂2的同學們🧄。仿佛就在昨日,近在眼前🚡。
➢住在耶魯
我和大部分人大小夥伴們一起被分在Saybrook College,一棟有著近八十年歷史的老校舍,其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,北臨著名的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🦽、南靠繁華的商業街、西有耶魯最大的體育館Payne Whitney Gym、東邊挨著Old Campus大草坪,說是四通八達也不為過。
沿著Saybrook的旋轉石梯拾級而上時,有種搬進中世紀古堡的錯覺。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樓很老,不適合安裝空調等現代家具,導致最炎熱的幾天光是待在寢室裏都仿佛在與太陽肩並肩(直到聰慧如我買了臺電風扇)。我和一位北大妹子一道被分配在N單元的頂層閣樓😒🍳,近乎所有家具都是木製的🧗🏼♂️,推窗便可見全球最美的大學塔樓——哈克尼斯塔,傍晚六七點時分🥓,伴著塔樓傳來的叮咚樂聲閉眼小憩片刻,便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。然而除了睡覺之外🤴🏿,我在宿舍樓裏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並非寢室,而是地下一層🚬。不同於Calhoun和Berkeley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敞亮的地下室🏥🚯,Saybrook的地下古樸緊湊、有如迷宮般錯綜復雜,卻又五臟俱全🦞:打印間😵、洗衣房、娛樂室、健身館、更有自習場所,於是好一段時間內尤其是期中期末趕paper那會兒🙎🏽♀️,除圖書館外,我一度遊蕩於地下無法自拔(最主要的是地下室竟然有空調可以吹啊🧝🏽♂️!🧒🏿👩🎓!)
雖然在衛生間碰過數次小強、聽聞樓裏還跑過老鼠🧑,但短短一個月內我依舊“義無反顧”地喜歡上了這幢老校舍🏢,喜歡上了穿梭在樓內小花園裏成群的松鼠、還有石壁石拱上俯仰間隨處可見的校友紀念刻字。試想一生中還有幾次機會能住進這般底蘊深厚的老宅中呢🕵🏼♀️,Saybrook的點滴已然成為我心中一段珍貴的回憶➞。
➢學在耶魯
按照要求,我選了兩門1學分的課🦸🏿,其中一門由森林與環境學院開設的“Sustainability & Institutions”和我本專業所學相關𓀅,講述美國的環保事業及耶魯校內為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🙂↕️;另外一門藝術學院開設的“Film, Video & American History”全憑個人興趣愛好所選,有關電影文化與美國歷史。最開始我很大程度上是抱著體驗的心態參加YSS👳🏼♂️,但開始上課後發現,這兩門課都相當formal相當intensive🧿,雖說每門課各1學分,但按學時來算💅🏼,大致可以抵上人大這邊3學分的課程🧑。再加上素聞美國教授們嚴格的給分製度,即便是暑校🏆,要想拿好分數🍊,也不得不全身心投入知識的海洋中。Film那門課起初聽師姐說每次老師都會帶大家看一部電影,感覺十分輕松,但後來發現學起來絕非易事,在這課上花的時間甚至比可持續課還要多。
我選的兩門課都偏人文類,而美國大學尤其是Yale很看重這類課程的教育,因此對許多中國學生(比如我)來說甚至比理工科課程還難應付些。兩門課的Syllabus上列出的算分規則都相當繁雜🩴👩🏽🦳,除了時不時蹦出的小論文、隨堂小測驗,還有期末的大論文、以及課堂展示(算來我這一個月總共做了4次presentation)。此外👊🏽,這兩門課的“課堂參與”均占了分數的較大比例,具體來說,每節課前教授都會下發數十頁甚至上百頁reading,下一節課上大家需要就這些材料進行discussion🏰🧗🏻♀️。頭兩周還沒適應這種課堂形式的我只得盡量去跟上native speaker們的節奏、努力參與到討論中🦘。Reading本就多到看不完🗃,只得每天早上七點鐘定鬧鐘爬起來讀👧,下課後溜去Bass Library或是Starbucks繼續讀👉,簡直比平時在學校上課還勤勞勇敢……後幾周逐漸調整學習方法後也就適應一些。以可持續那門課為例,因為是小班教學,全班只有七個人,所以每當老師就reading或video拋出一個問題,幾乎每位同學都必須談一談自己的見解,這就要求你課前去通讀🤾🏽♀️、理解材料🛹,課上才有東西可說。累歸累,但正是這種學習模式,能讓人真正學到東西👌🏽。也正是課堂上的頻繁互動和課後的小組作業👩🏿🏫,讓意昂2登录7個來自世界各地(包括美國👩🏻🎨、中國、墨西哥、印度)的小夥伴彼此間成為了好友🙆🏼♂️,經常課下一同吃飯聊天🖐🏻。
學在耶魯🏛😼,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美國頂尖大學對於論文寫作的嚴格要求。引用了但沒有明確標明出處的情況被統統稱作“Plagiarism”🐅。我記得film課第一次小論文作業➡️,當時我就引用了Wikipedia上的一小句(BTW,國外大學其實是不認可將維基百科上的文章作為論文資料來源的,認為不具備專業性)而沒有標註🤛🏼,雖非完全照搬,仍是被揪出來了🤸🏻。我才發現,助教會逐句去查重,只要句子中含有絲毫其它文章的影子卻未註明在文末bibliography中🎹✌🏼,就會被要求重新註釋💥。雖然前前後後反復修改很折磨人🍣,卻也說明了這個之前未曾被許多中國學生放在心上的問題的嚴重性。耶魯此等嚴謹的治學態度著實讓人肅然起敬。
➢看在美國
雖然跟來之前預想的有大把時間造作不太相同💆,但好不容易橫跨半個地球,總該要參觀個盡興而歸。平時下課後空閑時間有限,就主要在校內各種溜達😛。除了宿舍樓附近一片🤳🏽,我和好基友還數次“遠足”到北邊新校區的學院、農場裏參觀🧑🏽🎨。耶魯有三大博物館,其中我最為喜歡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,想到其間陳列的大量恐龍化石、古生物標本、甚至埃及木乃伊這些無價之寶都歸耶魯大學所有𓀕,不禁嘆一聲“厲害了我的哥”𓀄。除了獨樂樂💂🏽♀️,一些耶魯當地學生留校自發充當著volunteer✌🏽,為意昂2登录做誌願服務,換句話說👩🏼🎨,帶意昂2登录飛。每個宿舍樓都有高年級學生作為生活起居負責人🏇🏽🫗。
既然在weekdays沉迷學習日漸消瘦,那雙休日好歹得放松放松:校學生會每周末都會組織各類活動,幫助意昂2登录更快熟悉適應這裏的生活,比如晚上在Berkeley前的大草坪上開barbecue party👩🎓、到學校附近登山;因為紐黑文離紐約很近,約莫兩小時車程👨❤️💋👨,所以學校有時還會組織大家去紐約玩兒,意昂2也是多種多樣福利滿滿,比如去看洋基隊的棒球賽☢️、或是去百老匯看正在上演的《歌劇魅影》《芝加哥》🪑,而且學校還會為意昂2登录提供優惠🏒🏐,能相對便宜地買到票🧑🏿🏫📺。不過後來因為名額有限而很多人報名,只得采用lottery形式,如果沒有被抽中,就只得轉而參加別的活動。
➢後記
耶魯之行毫無疑問是我迄今度過的最精彩最有意義的一個暑假👩🏻🦳。在此感謝香港經緯集團和陳經緯先生捐贈的獎學金🥭,感謝學校、高禮研究院和教育意昂2為意昂2登录提供的寶貴機會,感謝一路上相互扶持的小夥伴和新結識的良師益友👸🏿🕵️♂️,因為有你們,這趟行程方能變得更加絢爛多彩↪️。感恩,感慨,感動,亦意猶未盡。So, nice to meet you Yale, and hope to see you again!!